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建设践行者 2022-06-11

曹湘洪

曹湘洪院士百科

曹湘洪,男,1945年6月出生于江苏江阴,石油化工专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资深委员,国家石油与润滑剂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安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公安部灭火救援专家组顾问。曾任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董事及髙级副总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及科技委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长期从事石油化工企业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过三十多项石油化工装置的重大术改造和重大技术攻关。参加顺丁橡胶技术攻关,开发出了顺丁聚合装置长周期运行和稳定产品质量的核心技术;负责、参加並完成了我国第一套溶聚丁苯橡胶装置的工业化;决策引进实验室技术,组织、参加並完成了我国第一套丁基橡胶的工业化;指导了稀土顺丁胶和稀土异戊胶的工业技术开发;推动了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提出和决策釆用未经工业验证的新技术,组织乙烯、裂解汽油加氢、异丙苯、乙二醇等石油化工装置的技术改造;提出、组织、参加并完成了低压聚乙烯装置工艺与关键设备、髙压聚乙烯装置超髙压反应器、合成树脂大型挤压造粒机组等的国产化;开拓了我国石化工业内涵发展及工艺技术、重大装备国产化之路。提出、组织並参加减压渣油催化裂化、多产乙烯原料的蜡油中压加氢裂化等炼油新技术开发;主持並参与完成了我国国二、国三、国四、国五、国六汽柴油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为我国炼油与石油化工技术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柴立元

柴立元(1966.09.29- )。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芬儿

陈芬儿院士百科

陈芬儿(1958.4.7- )精细有机化工和原料药制造专家。江西崇仁人。199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精细有机化工原料药制造技术及工程化研究。发明了氯霉胺类催化剂及配套高立体定向催化醇解技术,在国际上建成了维生素H催化生产新工艺;发明了脂环烃芳香化类的清洁技术,建成了全球产量最大双氯灭痛类系列原料药生产新工艺;建成了均相自催化重排为关键技术洛索洛芬、酮洛芬等原料药通用生产工艺;开发了一系列聚合物氧氮丙啶氧化剂及配套环内酯立体定向氧化技术,建成了世界第一条喜树碱类原料药化学全合成生产线。相关成果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2006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年中国专利金奖及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申请中外发明专利102项(授权43项),主参编著作7部。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建峰

陈建峰院士百科

陈建峰,1965年8月29日出生于宁波,男,汉族,浙江省慈溪市人,化学工程专家。中共党员。1986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1992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6月浙江大学博士后出站至北京化工大学工作。曾任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客座/兼职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环境科技研究院研究员。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化工联盟执委,国家“863”计划纳米材料与器件主题专家组召集人,国际杂志Reaction Chemistry & Engineering,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等编委。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

长期从事纳米材料和超重力技术领域的研究。曾主持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等。提出微观混合反应工程理论,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开拓了超重力反应工程新领域,创建了超重力技术平台和新装备,成功应用于百万吨级高端化学品和纳米材料制造、脱硫环保、海洋工程、能源等流程工业中,节能减排、高品质化效果显著,技术和装备出口欧美等。发表SCI论文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60余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2002,201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7),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6)等。获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为使我国超重力技术由合作跟踪到国际工业引领的重大转变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立泉

陈立泉院士百科

陈立泉,1940年3月29日生于四川省南充。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曾任亚洲固体离子学会副主席。2004~至今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在中国率先开展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他曾是物理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首次发现70K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材料成分。近年来,开展了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室温钠离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为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奠定了基础。发表论文25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5余项。

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2007年获国际电池材料协会终生成就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祥宝

陈祥宝院士百科

陈祥宝(1956.4.25- )复合材料专家。生于江苏省常熟市,1978.3~1984.7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鲁汶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结构性碳纤维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先进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和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研究工作。研制了耐高温高韧性复合材料、低温固化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结构吸波一体化复合材料,发展了复合材料制造过程模拟优化和自动铺放技术,提升了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和制造技术水平,并在先进歼击机、运输机和无人机等研制中得到大量应用,有力的支撑了国内航空装备的发展。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授权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译)作11部。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厚良

戴厚良院士百科

戴厚良(1963.08.20-),石油化工专家,江苏省扬州市人。1985年毕业于江苏化工学院,2006年获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长期从事石油化工生产和技术研发,为我国芳烃成套技术国产化做出重大贡献。主持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并取得对二甲苯吸附分离技术关键突破与产业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拥有芳烃成套技术的国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主编出版《芳烃技术》专著。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文江

丁文江院士百科

丁文江(1953.3.28- )轻合金研究专家。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绍兴。198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铸造专业。现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在国际上担任或曾担任:世界轻合金联盟轮值主席,中挪(中国和挪威)轻合金研究中心中方主席;日本九州大学外部评价委员;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顾问;美国通用—交大先进材料制造联合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先进镁合金材料及其精密成形研究,把镁与稀土相结合,开展系统研究,形成中国特色,迄今为止,在镁研究领域发表SCI论文308篇(其中3篇入选近10年ESI高引用论文),累计他引2469次,拥有发明专利114项,作为第一获奖人,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7年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创建了国家工程中心,凝聚三百余人的研发队伍,实现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工程化和技术转移的良性互动。全国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二次评优并获国家工程中心20年重大成就奖。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董绍明

董绍明(1962.10.29- )。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付贤智

付贤智院士百科

付贤智,1957年7月6日出生,男,汉族,福建省邵武市人,无机化工专家。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1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福州大学校长、教授、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省部共建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学术兼职。

长期从事光催化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研制出一系列新型光催化剂,开发出多种提高光催化过程效率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置。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解决了光催化技术产业化实施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将光催化技术应用于环保、军工、建材、电力等领域。迄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申请和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干勇

干勇院士百科

干勇,1947年8月3日出生,男,汉族,冶金材料专家,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94年至今任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4月至今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现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200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代表、主席团成员,200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代表。2010年6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及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冶金、新材料及现代钢铁流程技术研究,是我国材料、冶金、现代钢铁流程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准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3部。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全国突出贡献者”等称号。主持国家十一五重大支撑计划项目“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的研究工作,并担任钢铁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和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主席、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编制专家组组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从堦

高从堦院士百科

高从堦,1942年11月12日出生于山东即墨,男,汉族,山东省即墨区人,化学工程专家。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1982-1984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作为访问学者进修。曾任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副主任和总工程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膜工业协会、浙江省膜学会和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的名誉理事长;国际膜科学杂志(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名誉顾问,国际脱盐协会(IDA)中国代表。

长期从事膜分离和水处理的研究开发工作。1967-1969年参加过全国海水淡化会战,先后参加、组织、承担并完成了国家、浙江省和国家海洋局重点项目十多项,对国家的不对称和复合膜(反渗透、纳滤、超滤和离子交换等)及组器的研制和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在浙江省内组建了多支科技创新团队,向社会输送了一批在此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1992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993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宫声凯

宫声凯(1956.07.19- )。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季麟

何季麟院士百科

何季麟(1945.9.1),冶金与材料工程专家。生于河南省开封市, 原籍河南开封。1969 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任 中色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名誉院长。曾任宁夏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获冶金工程学士学位。

何季麟同志长期从事有色、稀有金属冶炼与加工理论和工程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在稀有金属钽、铌、铍新材料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研究开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钽铌金属冶炼、加工工艺、技术与方法并实现了工程化应用。主持并指导了特种铜合金、镁及镁合金、钛合金加工、钽电解电容器、电池材料、金属陶瓷靶材等多项新材料技术研究,在该领域主持实施了7项国家重点技改工程。

何季麟同志获授权专利9项,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2007年“RTO金属包埋切片微米、纳米表征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R-03)”;2012年“超小型化钽电解电容器用关键材料生产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R-01)”;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荣获宁夏“科技明星”、“科学技术功勋奖”和“塞上英才”等奖励。199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伯云

黄伯云院士百科

黄伯云,1945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南南县,男,汉族,粉末冶金专家。中共党员。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特种冶金系,1980年留学美国,1986年在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88年归国。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中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十五”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央军委科技委国防科研生产与国防经济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南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先进材料研究与人才培养,先后为国家大飞机工程、航空武器装备,以及航天工业提供了多种高性能关键材料,为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贡献。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解决了国家高性能航空制动用材急需,为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提供了性能优异的关键材料及部件;研制的高性能粉末冶金飞机刹车材料,为我国多种战机提供了关键部件,满足了国家国防建设需求;研发了铁基、钨基复杂精细零部件注射成形技术,为我国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精密复杂零部件制造提供了关键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以及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小卫

黄小卫院士百科

黄小卫,1962年1月29日出生,女,汉族,湖南省临澧县人,有色金属冶金专家。198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2008年获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首席专家,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化学与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长期从事稀土冶金与材料研究、工程化开发与应用。在稀土资源高效清洁提取、绿色分离提纯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发明了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新技术、离子型稀土原矿浸萃一体化、碳酸氢镁法冶炼分离稀土等低碳低盐无氨氮分离提纯稀土等专利技术,在国内外40多家稀土企业应用,从源头解决氨氮废水、放射性废渣等污染问题,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原材料消耗和成本,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主要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发表论文160余篇。2014年获中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2015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蹇锡高

蹇锡高院士百科

蹇锡高(1946.1.6- )有机高分子材料专家。重庆市人。1969年本科毕业于大连工学院,1981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88-1990留学加拿大McGill大学。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材料进展》副理事长、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新材料技术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长期从事有机高分子材料创新与产业化研究,先后完成国家重点攻关、军工配套、“863”、高技术产业化等项目30余项。发明了PPESK系列高性能工程塑料,解决了传统工程塑料不能兼具耐高温、可溶解的技术难题,获得200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发明了PPENS系列高性能工程塑料,解决了无法得到高分子量可溶性聚醚腈砜的国际技术难题,获得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提出了高性能高分子设计新思想,并开发出一个结构独特的高性能高分子新体系。获得了16项发明专利,2项专利被评为世界华人重大科技成果,12项技术已产业化。发表了SCI论文244篇。培养博士76名,博士后和访问学者6名。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先进工作者、省优秀专家等称号。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姜德生

姜德生院士百科

姜德生,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1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2年湖北省授予“五一”劳动奖章。现兼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技术委员会和产业联盟主席,中国材料研究会理事,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会员。20多年来,姜教授一直从事光纤传感新技术的研究,经过学科交叉与技术集成研究与开发出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特别是在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光纤传感器的精密加工、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建成了国内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唯一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光纤传感技术的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生产技术与装备;为我国众多行业和重大工程及军工提供了急需的新一代传感技术。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科技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姜教授2000年创建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国桥梁交通、火灾探测、石油石化等领域重大工程的安全监测提供光纤传感检测系统,该公司现已成为国内光纤传感领域唯一上市公司。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贺军

李贺军(1957.12.16- )。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卫

李卫院士百科

李卫(1957.12- )磁学与磁性材料专家。生于北京市,原籍河南省洛阳市。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磁学专业。现任钢铁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稀土永磁材料研究室主任,国家科技重点专项(稀土材料专项)专家组专家, 兼任IEEE及国际稀土永磁及应用委员会委员,亚洲磁学联盟委员会委员, 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全国磁性材料与器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高性能稀土永磁新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获得了低温度系数、高磁能积钕铁硼永磁材料,特殊取向稀土永磁环和新型铈永磁体等多项核心技术创新成果,率领团队为我国稀土永磁产业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1995年成为国家人事部“重点资助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6年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言荣

李言荣院士百科

李言荣(1961.7.10-),电子信息材料专家,四川省射洪县人。1992年获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博士学位,曾留学德国Karlsruhe科研中心和美国Colorado at Boulder大学。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校长,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电子薄膜材料与器件应用研究,发明了倒筒式溅射旋转沉积薄膜制备技术,解决了大面积单、双面YBCO超导薄膜面内均匀性和两面一致性,形成了小批量产品。发明了介电薄膜的纳米自缓冲层技术,显著提高了多元氧化物介电薄膜工程应用的耐压能力和生长取向特性,热释电薄膜红外传感器已装备于煤矿瓦斯监测系统,一体化集成的薄膜应变、温度传感器已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状态检测。利用介电/半导体集成薄膜技术,积极推动新型集成电子器件的发展。主要成果分别获得2003年和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发表SCI收录论文290余篇,其中国外主要刊物2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3件,出版著作/教材5本。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元元

李元元院士百科

李元元(1958.10.3- )粉末冶金和铸造专家。广东省梅县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和1998年研究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分别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粉末冶金和有色合金材料制备、成形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基础和工程化研究。发展和创新了粉末冶金温压成形理论和技术、电磁热力多场作用下粉末成形固结一体化理论和技术,研制出多种高性能粉末冶金新材料和重要零件;研发出高性能铝青铜合金、白铜合金、锌合金、挤压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及其制备成形技术等;成果应用于我国制造业和国防军工中,解决了相关的技术瓶颈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一等奖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5项(已实施29项);发表论文被SCI收录132篇、EI收录222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著作1部、教材1部。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仲平

李仲平院士百科

李仲平,1964年8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男,汉族,湖北省安陆市人,航天复合材料专家。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后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先进功能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功能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材料分中心主任等。

长期从事极端服役环境功能复合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负责并带领团队探明功能复合材料热力电行为规律,实现航天用功能复合材料体系及制备技术创新,研制出系列新材料与防热结构,成功应用于新一代航天型号,解决“热障”与“热透波”问题,支撑再入机动、精确制导和小型化等型号关键技术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炯天

刘炯天院士百科

刘炯天,1963年1月20日出生,男,汉族,籍贯河南西峡,矿物加工专家。1983年起在中国矿业大学工作,在职获得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郑州大学校长,兼任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分离过程强化与微细粒矿物分选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发明旋流-静态微泡柱分选设备与短流程工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微细粒分选技术;发明矿物-硬度法难沉降煤泥水的绿色澄清技术,创立以硬度为主导的循环煤泥水溶液化学体系;开发煤脱硫与深度降灰工艺,推动我国高效选煤工艺进步及煤基材料产业发展;创立多流态梯级强化浮选柱式选矿技术,形成贫杂难选矿开发的技术与产业体系。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1件,出版著作与教材6部。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与奖励。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正东

刘正东(1966.10.06- )。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中民

刘中民院士百科

刘中民,1964年9月24日出生于河南,男,汉族,河南周口市扶沟县人,石油化工、煤化工专家。民盟盟员。198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能源化工领域催化新过程研究与开发,完成了多项创新成果并实现产业化。负责开发了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并率先在世界上实现工业化,截至2017年底,实现技术实施许可24套装置,烯烃产能1386万吨/年,引导并促进了煤制烯烃新兴战略产业的快速发展。领导开发了甲醇制乙醇(DMTE)技术,完成了世界首套10万吨/年煤基乙醇工业示范项目,为百万吨级工业装置建设奠定了基础。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甲醇制烯烃》一部,获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80余件,国外100余件。201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周光召应用科学奖;201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产业创新奖;2017年获中国催化成就奖并获评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曾荣获中国专利金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特等奖、技进步特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十余项。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毛新平

毛新平院士百科

毛新平,1965年6月1日出生于湖北鄂州,男,汉族,湖南省常德市人,压力加工专家。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冶金工业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总设计师、副总工程师,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湖北省科协副主席。

长期从事先进钢铁制造流程和高性能钢铁材料研究。主持规划、设计了我国第一个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国家“七五”重点工程)—珠钢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以及我国第一个以半无头轧制工艺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代表工程—涟钢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主持研究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微合金化技术、开发出系列高性能产品,构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产品体系。实现Ti微合金钢工业化生产,探索出具有我国资源特色低成本高性能钢制造技术路线。研发薄规格热轧板带成套制造技术,阐明薄规格热轧板带从中间产品向最终产品转化的发展方向。提出高品质特殊钢板带制造新的技术路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出版专著2部,分别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魏寿昆冶金青年奖和首届杰出工程师奖。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聂祚仁

聂祚仁院士百科

聂祚仁(1963.01.15-),难熔金属粉末冶金和铝合金领域专家,湖南省长沙市人。1983年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1997年中南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材料科学学部副主任,国际LCA(生命周期评价)中心联盟和Int. J. LCA中方委员;2002年至2004年曾任日本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客员教授。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及加工领域教学与科研工作,致力于材料全生命周期环境友好发展。在难熔金属、铝合金等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和工程应用成果。带领团队研制出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及钨钴镍再生粉末技术、铒微合金化铝合金,形成了我国特色,解决社会民生和国家工程难题;推进了材料LCA技术实际应用。共5次获国家科技一、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授权中国和美日等发明专利及软件127件应用绩效显著。合著7部,论文被SCI收录210篇、EI收录270篇,他引4540次。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获国家杰青并特优验收和创新研究群体支持。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欧阳平凯

欧阳平凯院士百科

欧阳平凯(1945.8.16-) 生物化工专家。生于广西平乐市,湖南省湘潭人。198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校长,兼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生物化工领域的教学与工程研究。组建和领导了国家生物化工技术研究中心;创造性地提出运用组合合成的方法构建与优化生物化工过程,在复杂的酶系中将反应与反应组合、反应与生物膜组合、反应与分离组合,使我国FDP、L-丙氨酸、L-苯丙氨酸、L-苹果酸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创了利用反应与分离耦合技术在高固含量拟低共熔体系所实现的单槽过程,大幅度提高了反应速度与产物浓度,缩短了流程,降低了成本;研发了包括气升式等系列高效生物反应器、生物分离等单元操作装置,率先形成批量生产与工程配套能力,促进了我国用生物技术生产专用化学品新领域的发展。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及其在酶法合成手征性化合物中的应用”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酶法合成手征性化合物新技术的研究”获1998年国家化工科技进步一等奖,“生物分离技术”获2000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论文300余篇,申请专利70余项,出版专著5部。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复生

潘复生院士百科

潘复生,1962年7月30日出生于浙江,男,汉族,浙江省金华市人,轻金属专家。九三学社成员。1995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学习与工作。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重庆大学教授、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镁合金、铝合金、工具钢等方面的研究,在镁合金新材料与新工艺、铝合金板箔材与锻件、铁基工具材料等方向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特别是在高塑性镁合金、镁合金成形(型)加工、镁合金纯净化、化合物相变细化、铝合金板箔材与锻件等方面有重要创新,发明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镁合金和新工艺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4项,部省级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30多项,制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余项。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是何梁何利奖和杜邦科技创新奖获得者。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金辉

彭金辉院士百科

彭金辉,1964年12月18日出生,男,彝族,云南景东人,中共党员,有色金属冶金专家。1992年获得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学位。1994-1996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2000年获英国皇家学会博士后奖学金,在布鲁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海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特种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从事微波冶金基础理论、装备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发明微波冶金新技术,在多种金属提取过程实现工程应用,拓展至化工、材料等领域。创新成果向欧美等国内外单位转让,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科技竞争力。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2010年、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9年)、二等奖1项(201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11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017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14年)等。授权发明专利68件,发表SCI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6部。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寿

彭寿(1960.08.23- )。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锋

钱锋院士百科

钱锋(1961.4.9- )过程控制和过程系统工程专家。江苏省镇江市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1988年获华东化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华东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副校长,化工过程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化工过程资源与能源高效利用的系统运行智能控制和实时集成优化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创新研发了乙烯装置智能控制与优化运行技术和软件,在国内乙烯行业全面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突破了精对苯二甲酸装置全流程优化运行关键技术,实现工业装置大幅度节能降耗;发明的汽油管道调合优化控制技术,实现了调合过程实时优化系统长周期高效运行。研究成果已在数十套大型石油化工装置上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先后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第一,1项第二)、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排名第一,1项第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9项(排名第一),登记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被SCI/EI收录250余篇。200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旭红

钱旭红院士百科

钱旭红,1962年2月19生于江苏省宝应县,男,汉,有机化工专家,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1982、1985、1988年分别于该校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后在美、德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起,先后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和副校长、大连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先后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化学部)、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女王大学荣誉博士、亚洲及太平洋化工联盟主席、德国洪堡基金会学术大使等。

在有机化工领域的应用基础与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方面做出了成绩。长期从事应用化学研究,主要兴趣聚焦在农药化学和染料化学。以氟化和芳杂化为主线,深入开展了含特殊官能团、活性功能团有机化学品的分子设计、合成制备、功能性能评价、构效关系分析及产业化应用。开发出多氟芳酸等制备的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创制新机制、性能独特的顺硝烯杂环类和含氟类绿色化学农药; 创制分子识别传感和检测分离一体化的萘酰亚胺等芳杂环类荧光功能染料。发表SCI论文275篇,EI论文64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9项、国际PCT专利和美、欧、日专利共12项。若干技术实现产业化或工业化实施,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研究成果(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定蕃

邱定蕃院士百科

邱定蕃,1941年10月20日出生,男,汉族,江西省广昌县人,有色金属冶金、湿法冶金专家。1962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化工系,同年国家分配到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作,1990年通过考试公派赴加拿大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学习与研究(高级访问学者)。曾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主管科研副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研究员、博导。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湿法冶金的研究与开发,主持並承担了加压浸出、提取、分离铜镍鈷和贵金属的研究,带领100多名科研人员和工人,在新疆首次实现了工业化,建成了新工艺冶炼厂,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发明矿浆电解新工艺,实现了金属一步提取,获199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研究成功的“复杂金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早年研究成功的萃取分离镍、钴、铜技术,首次在南京实现了工业化;研究成功的从低品位锰矿生产硫酸锰和二氧化锰,在河北建立了工业生产厂。2002年他在国内较早提出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的建议,并在有色金属资源循环领域和有色工业环境保护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工程院咨询战略研究项目;曾获光华工程科技奖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100余篇,学术专著3本,主编4本;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或委员。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冠周

邱冠周院士百科

邱冠周(1949.2.2- )矿物工程学家。广东省梅州市人。1987年9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南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我国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研究,在细粒及硫化矿物浮选分离和铁矿直接还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低品位硫化矿的生物冶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发表了97篇科技论文和5部专著,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2003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04年、2009年连续两次担任生物冶金领域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2011年第19届国际生物冶金大会主席,并被推选为国际生物冶金学会副会长。

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任其龙

任其龙(1959.01.01- )。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桑凤亭

桑凤亭院士百科

桑凤亭,1942年3月24日生,辽宁省大连市人,化学激光专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化学激光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863计划的专家,国际气体流动与化学激光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大连化物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委员。

从事科学研究四十年,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60年代从事固液火箭推进剂燃烧的研究;70年代开始致力于气动激光,DF/HF化学激光研究;80年代从事的可见波段化学激光新体系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90年代以来,在氧碘化学激光研究中,先后有多项成果通过中科院院级鉴定,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使我国的氧碘化学激光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96,1999) 二等奖(1994),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2003),省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1996,1999,2000,2002,2007,2009,2012,2014)多项。同时还与他人合作编写了短波长化学激光、化学激光、化学激光及其应用及氧碘化学激光4本专著,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培养研究生十余名。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舒兴田

舒兴田院士百科

舒兴田(1940.4.21- )分子筛和炼油催化剂制造专家。出生于上海市,浙江省定海市人。1964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任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分子筛炼油催化剂的开发和工业应用研究,研制出含磷和稀土、兼有二次孔的五元环结构的高硅ZRP分子筛;采用沉积硅和稀土氧化物与Y型分子筛之间水热反应的独特改性方法制成的SRNY分子筛;研制成功新一代超稳Y分子筛--SRY分子筛;研制出采用模板剂在固体表面浓集并与分段晶化结合的分子筛,开发出用重排和原位粘结技术制备的HTS分子筛和催化剂。分子筛都已工业化生产并在催化裂化、加氢、乙苯合成、环己酮氨氧化制肟等反应中得到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CHZ (SRNY) 裂化催化剂”获1995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ZRP-1分子筛的开发”获1995年中国石化总公司发明一等奖,“HTS分子筛”获2004年中国石化总公司发明一等奖, “HTS分子筛催化剂”获2009年中国石化总公司发明一等奖等奖项。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传尧

孙传尧院士百科

孙传尧,原籍山东,1944年12月13日生于黑龙江省饶河县,佳木斯市人,男,汉族,矿物加工工程专家,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有色冶金系选矿专业,1981年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选矿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曾在新疆可可托海矿务局从事稀有金属锂铍鉭鈮选矿工作,任选矿厂副厂长。曾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院长,现任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矿物加工及复杂多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与设计工作,有丰富的选矿厂生产实践经验。在锂铍鉭鈮、铅锌、铜镍、钨铋钼,铁及黄金领域承担了多项科研任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部级奖9项,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和有色金属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在理论研究中,与合作者共同开拓“矿物浮选的晶体化学原理”的学术方向,撰写出版学术专著《硅酸盐矿物浮选原理》。主编《选矿工程师手册》等大型专业书6部。培养博士研究生45人。近年来,提出“开发与矿物资源可选性相和谐的精细工艺技术(和谐选矿)和基因矿物加工工程(基因选矿)的学术观点。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谭天伟

谭天伟院士百科

谭天伟,1964年2月7日出生,男,汉族,湖南湘潭人,生物化工专家,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93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

谭天伟院士主要从事生物化工研究。在脂肪酶及酶催化合成化学品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实现了有机合成用脂肪酶的生产和酶工业催化的应用;建立了基于标志代谢物控制的发酵放大新方法,并用于酵母发酵产品的工业生产;开发了发酵废菌丝体综合利用工业化应用新工艺。先后获国内外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500余篇。获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亚洲青年生物技术杰出贡献奖(YABEC award)、赢创-Friedrich Bergius Lecture奖等。国家教学名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50余名。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屠海令

屠海令,电子材料专家,北京市人。196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83年获英国巴斯大学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11月-1995年7月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特邀副会长。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硅、化合物半导体,稀土半导体,硅基半导体材料制备;半导体材料中杂质与缺陷行为,界面、表面物理化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性能关系;纳米半导体材料,高k材料和红外光学材料等方面研究。领导并参加多项半导体材料国家工程及专项项目,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技术和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授权专利44项。发表论文280多篇,出版著作9部。

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涂善东

涂善东(1961.11.04- )。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国栋

王国栋院士百科

王国栋(1942.10.2- )压力加工专家,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81年毕业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获硕士学位。曾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2011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钢铁材料轧制理论、工艺、装备与产品方面的研究,在热轧钢材控轧控冷(TMCP)、中厚板核心轧制技术、板形控制及轧制过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薄带连铸基础研究与工业化技术、轧制过程研发平台开发建设等方面做出创新成果。在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强韧化的研究中,提出晶粒适度细化、复合强化等学术思想,解决了提高材料抗拉强度、降低屈强比和在现有轧机上生产等关键问题;承担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等项目、集成和开发了3500大型中厚板轧机控轧控冷、中厚板轧制钢材组织性能预测与控制、中厚板生产线自动控制等技术,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中厚板核心轧制技术,闯出了大型中厚板轧机实现国产化的新路;综合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法,进行板带钢板形控制、钢材组织性能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利用轧制过程得到的海量信息,进行轧制过程优化与数模调优;开发以超快速冷却为核心的新一代TMCP工艺,研究热轧钢铁材料在超快速冷却条件下的综合强化机制、工艺技术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实现了钢铁材料性能的全面提升和减量化生产;开发的现代轧制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创新平台,在钢铁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大面积推广应用,大幅度提升了钢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述工作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钢铁轧制技术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及辽宁省科技功勋奖(2006)、沈阳市科技振兴奖(2006)。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海舟

王海舟院士百科

王海舟(1940.2.28- )冶金分析表征专家。福建省福州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冶金分析表征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的新概念,建立了较系统的理论、仪器技术、表征模型与应用标准,系与现有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相补充的第三种(统计)表征方法,解决了材料较大面积范围内组成及状态(从微观到宏观)跨尺度综合统计定量分布分析表征的难题,广泛应用于冶金工艺及材料性能的质量控制与解析表征。所发明的金属材料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技术、惰气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痕量气体表征技术及其所领衔建立的高温合金痕量元素分析表征体系,确立了相关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相关成果获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及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当选为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主席。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迎军

王迎军院士百科

王迎军(女)(1954.7.31- )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河北省唐县人。1978年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1981年和1997年分别在华南理工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校长、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生物材料基础研究与工程化工作。在骨、齿科材料、血液净化材料及眼科材料等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提出骨再生修复材料类骨仿生构建创新理念,建立“生物应答”理论雏形。发明骨再生修复材料仿生构建系列技术,实现工程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1本、发表SCI论文18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8项。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玉忠

王玉忠院士百科

王玉忠,1961年6月16日出生,男,汉族,山东威海人,有机高分子材料专家。199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教授,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型防火阻燃材料开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功能化与高性能化的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在解决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可生物降解和可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提出和发展了新的阻燃原理和技术,有效解决赋予材料高阻燃性与其高性能化相矛盾难题,在不同高分子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高,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提出发展可高回收率回收其单体的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解决一次性使用塑料制品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发明了可反复循环利用并且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新技术等。发表SCI论文500余篇,SCI他引上万次,出版专著/教材/手册6部,2项基础研究成果入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获授权发明专利110余项,50余项已实施应用;获11项国家和省部科技成果奖。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四川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四川大学首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等荣誉。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震西

王震西院士百科

王震西,1942年9月3日生于江苏省海门市。磁性及非晶态材料专家。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任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获学士学位。

长期从事稀土磁性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国防用多种微波铁氧体材料和器件。在非晶态DyCo3.4合金薄膜中,合作发现并命名了“Sperimagnet”(散磁性)新型磁结构。研制成功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低纯度钕稀土铁硼永磁合金,系统地解决了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整套关键技术、工艺和设备,并积极推广。创建产业型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低纯度钕稀土铁硼永磁合金”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锋

吴锋院士百科

吴锋(1951.06.12-),新能源材料科学家,生于北京。1981年毕业于太原工学院化工系,获工学硕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家高技术(863)功能材料专家组副组长等,被国家科技部聘为973计划二次电池项目连续三期的首席科学家。现任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材料学科首席教授。

我国绿色二次电池与相关材料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为我国新能源材料和新型二次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多项;还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四项国际奖。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被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以成

吴以成院士百科

吴以成,1946年11月5日出生于广西玉林市,男,汉族,广西玉林人,功能材料专家。197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天津理工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和发展工作,在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探索、晶体生长及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晶体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性能相互关系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与合作者一起发明了LiB3O5(简称LBO)、CsB3O5(简称CBO)、La2CaB10O19(简称LCB)等多种非线性光学晶体。LBO晶体已广泛应用于激光技术领域,是目前最适合用于高平均功率全固态激光器的二、三倍频晶体,曾被美国《激光与光电子学》杂志评为1989年度国际十大激光高技术最佳产品之一。“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三硼酸锂—LiB3O5”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建新

谢建新院士百科

谢建新,1958年6月14日出生,男,汉族,湖南省双峰县人,材料加工工程专家。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1991年日本东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十三五”国家材料基因工程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

主要从事金属凝固、加工和热处理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在交通运输与航天航空关键铝材挤压加工,高性能特钢、铜合金和铜铝复合材料短流程加工新工艺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较多重要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201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专利实施企业20余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惠彬

徐惠彬院士百科

徐惠彬,1959年7月6日出生于吉林省大安,祖籍河北省武安,男,汉族,金属材料专家,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1987年获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回国。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航空工程科技战略研究院院长。

长期从事先进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人才培养。先后主持了多个国家(国防)重点和重大项目,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指导的博士生中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者1人、提名者1人。1994年获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领导的科研团队2008年获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009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南平

徐南平院士百科

徐南平(1961.4.5- ),化学工程专家。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市。1989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中国陶瓷膜产业和材料化学工程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在技术上解决陶瓷膜及膜材料的微结构控制和膜形成的关键问题,为陶瓷膜技术在能源、水资源、环境保护和传统产业改造领域的重大应用工程奠定知识产权和技术基础,在我国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陶瓷膜新产业;提出了“用化学工程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解决材料制备工程化问题和依托新材料发展新的分离与反应技术”的学术思想,自主设立了材料化学工程博士点,建成了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促进了我国膜领域的发展和材料化学工程学科的形成。

研究成果转化培育了江苏久吾、江苏九天、南京九思等10多个高科技企业,服务了近千家企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7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0余项,其中美国专利2项。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薛群基

薛群基院士百科

薛群基(1942.11.28- )特种润滑材料专家。山东省沂南县人。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现任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长期从事特种润滑材料和摩擦化学的研究工作。主持、参加和领导研制成功了多种航天和航空工业所需的特种润滑材料;主持建设了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导并参加研制了在海洋环境中应用的新型功能和防护材料;研制成功了数十种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稀士润滑材料及节能润滑材料;所研制的材料与技术为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国家级奖励3次及省部级奖励10余次。2002年获何梁何利奖,2009年获中国化学会-中石化化学贡献奖,2010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贡献奖,中国摩擦学会最高成就奖,2011年获世界摩擦学金奖。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4本,授权专利30余件。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联盟

张联盟院士百科

张联盟,1955年1月23日出生于湖北天门,男,汉族,功能梯度复合材料专家,中共党员。199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获材料物性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国防科技学部委员、国际梯度材料顾问委员会(IAC-FGM)委员等。

长期致力于梯度材料的功能创新与设计、制备技术创新与工程化应用,持续研发出具有热应力缓和功能、准等熵加载功能、能量传递与调控功能以及原位防/隔热功能等的梯度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应用于多个国防与民用重要领域。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60篇,编、译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被授予国家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平祥

张平祥(1965.03.15- )。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耀明

张耀明院士百科

张耀明,1943年12月出生于江苏无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196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曾任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曾任南京市科协主席、南京春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东南大学太阳能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首创了20孔双坩埚拉丝工艺技术和特大双机头拉丝机、多排多孔共挤塑料光纤工艺等。研究的多组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传象束等非通信光纤制造技术均达世界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国际领先。首创了代铂炉拉制高强度玻璃纤维及丝根针管风冷技术,主抓了国防四大重点工程“31工程”防热材料用立体织物和“十号工程”天线罩用玻璃纤维仿形织物的配套研制工作,为我国玻纤事业和国防军工作出了重要贡献。

先后主持和承担了20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和科技进步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杜邦奖1项,发表著作和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9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0余项,美国专利6项,获授权50多项,为我国非通信光纤和特种玻纤领域的一名开拓者和技术奠基人。荣获人事部、国家建材局授予的“建材系统劳动模范”等十多项荣誉称号,1995年获“王丹萍科学奖金”。 于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首届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2005年获中国首届“发明创业奖”和“当代发明家”称号。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裕国

郑裕国院士百科

郑裕国(1961.11.05-),生物化工专家。浙江象山人。1983年毕业于浙江工学院并留校任教,先后在该校获工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兼任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生物有机合成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手性生物制造浙江省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

长期从事医药和农药化学品生物制造工程技术创新,建立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融合有机合成、化学工程原理和方法的生物有机合成技术新体系。发明了最大假糖类农药井冈霉素高端品种及其衍生物生物合成新技术,实现了井冈霉素的绿色化和高值化;开发成功最大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阿卡波糖生物合成新菌种和新技术,通过工程技术全程创新,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发明系列生物催化剂筛选、改造和工业应用新技术,实现医药、农药化学品生产过程重构、强化和替代。授权发明专利90多件,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专著3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和二等奖1项。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济

周济院士百科

周济(1962.02.10-),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吉林九台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信息功能陶瓷材料与元器件的研究。发明了高性能低温烧结软磁铁氧体和新一代低温共烧陶瓷(LTCC)介质材料,解决了无源电子元器件片式化和集成化的若干关键技术难题,为国内片式电感器和无源集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提出了通过超材料与常规材料融合构筑新型功能材料的思想,在此基础上率先发展出非金属基超常电磁介质等一系列新材料。发表学术论文369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4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克崧

周克崧院士百科

周克崧,出生于1941年02月04日,材料表面工程专家,湖南省长沙 市人。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曾任 全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

周克崧教授三十多年来主要从事热喷涂、薄膜和激光等表面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低压等离子喷涂、热喷涂技术替代电镀硬铬、高性能薄膜和热喷涂与激光的复合技术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多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军工、钢铁、包装印刷和核能等国民经济部门。培养和组建了一个既能完成国家重要研究课题,又能将科研成果工程化的团队。先后承担和主持了国家973、863、军工等科研项目和和省市项目50多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广州市一等奖1项。1995和2006年两次获国防军工配套先进工作者称号。编著、参编著作三部,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

2009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廉

周廉院士百科

周廉,1940年3月出生,吉林省舒兰县人。著名的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1994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名誉院长、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院长、陕西科技大学名誉校长,兼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曾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冶金、化工与材料学部主任、国际材联主席等职位以及全国人大九届及十届代表。主要研究领域为超导材料、钛合金、生物材料及3D打印材料等。共荣获包括国家发明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2项、国家发明专利16项。长期活跃在国内外材料学术界,享有较高知名度。多次主持和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并主持了航空材料、海洋材料、3D打印材料等多项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受聘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多所重点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重要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培养博士研究生80余名。

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出国留学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特等劳动模范”、“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桥口隆吉基金奖”、“西安市科学技术贡献奖”等荣誉。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玉

周玉院士百科

周玉(1955.7.1- )先进陶瓷材料学家。黑龙江省五常市人。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系。198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中日联合培养博士,获博士学位。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陶瓷学院院士。现任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主要从事陶瓷相变与韧化、陶瓷复合材料抗热震与耐烧蚀性能及其在航天防热部件上应用等研究。发明了新型防热陶瓷复合材料并成功应用于航天型号。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0项、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400余篇,论著被国内外他引4000余次;在《光明日报》和《中国高等教育》等上发表高等教育与管理方面的文章2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各40多名。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和“桥口隆吉基金奖”等荣誉称号。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资深院士:

才鸿年

才鸿年院士百科

才鸿年(1940.1.29- )金属材料专家。北京市人。1966年于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总装备部先进材料专业组组长。长期从事军用新材料的研究工作。主持了焊后不回火薄装甲钢和我国第一代复合装甲的研究工作,发明了我国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装甲钢,为我国复合装甲材料与结构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主持了火炮身管自紧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参加了自紧身管疲劳寿命的研究,先后创立了火炮身管液压自紧技术和高效液压自紧技术,使炮管强度提高60%-100%,并成倍提高疲劳寿命;组织了军用新材料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研究和先进材料技术预先研究“十五”、“十一五”计划指南、关键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火炮系统”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焊后不回火薄装甲钢”获1982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丙珍

陈丙珍院士百科

陈丙珍(女)(1936.5.5- )化工系统工程专家,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2年毕业于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学术期刊“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编委,“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副主编等职。曾担任第8届过程系统工程会议(2003)国际组委会主席。

70年代后期即致力于化工系统工程新学科的建设和工业应用,创建了教学科研基地。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化工系统工程,研究方向有: 石化企业能源和资源系统的优化综合,化工过程非线性分析, 化工过程本质安全设计,复杂过程系统多尺度建模与优化以及生物质燃料供应链优化等。代表性的成果有: 解决了大型石化装置在线优化的关键问题,实现了从离线优化到在线优化的技术跨越;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烯工业裂解炉模拟优化工程化软件;为复杂工程系统的故障诊断等发展了具有逻辑推理、定性决策和定量计算功能的化工智能系统;提出了考虑灵敏度要求的换热网络优化综合方法以及全厂能量系统集成的数学模型和求解策略,在炼油厂节能改造中效益明显;提出了基于过程稳定性和可控性分析的全参数可行域的操作子区域的划分策略,使得所设计的过程在本质上具有维持稳定运行的系统特性,从源头上降低不稳定生产的概率或避免事故的发生。曾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省、部级奖 13 项。1985 年以来共发表论文 250 余篇。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景

陈景院士百科

陈景(1935.03.09- )贵金属冶金专家。云南省大理市人。1958年至2005年在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工作,现为云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铂族金属冶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铂族金属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及相关物理化学研究。完成过国家急需的硝酸工业废铂催化网再生工艺和工业试验研究;发明的分离贵金属新工艺成功应用于我国最大的甘肃金川铂族金属资源矿山;研究提出的处理云南金宝山低品位铂钯矿全湿法新工艺使我国第二大铂族金属资源有了可开发利用的创新技术;用沉淀吸附法治理云南阳宗海湖泊砷污染成功地解决了大体量地表水砷污染治理的国际性技术难题。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180篇,专著3本。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清如

陈清如院士百科

陈清如(1926.12.3- )矿物加工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研究,是我国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指导研究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解决了我国跳汰选煤机的大型化;建立了 “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研制成功煤用概率分级筛系列设备,较好地解决了潮湿细粒煤的筛分,经济效益显著;成功地创建了“空气重介质稳定流态化”的选矿理论和技术,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高效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1990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0年被授予国际选煤大会国际组委会首次设立的“终身成就奖”(IOC Chairman’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论著12部。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蕴博

陈蕴博院士百科

陈蕴博(1935.1- )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加工专业。研究员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热处理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担任多个著名高校的兼职教授、博导,兼职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长期从事材料学、材料加工、表面工程、复合材料和模具技术领域科技工作。在解决重大工程装备及相关的关键制造技术问题、新材料新工艺共性技术、表面工程技术和材料环境损伤失效抗力指标体系及零部件寿命预测等方面,都有诸多的学术和技术创新。现正从事钢铁材料超细晶技术、功能梯度涂层材料、复合材料、轻合金材料、耐磨材料、锂电池材料和模具材料的研制工作。主持负责的研究项目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五项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多项次,成果存活应用率高达80%以上。授权国内发明专利十三项,授权国际发明专利二项,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一项,国家级新产品一项,出版专著五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十余名。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崔崑

崔崑院士百科

崔崑(1925.7.20- )金属材料专家。山东省济南市人。195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毕业。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模具钢,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经济效益显著;在钢的合金化、夹杂物工程、高韧性金属陶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易切削精密模具钢8Cr2S”获1985年国家发明2等奖, “高性能低成本细晶粒无钴金属陶瓷制备技术”获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2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出版 “钢铁材料及有色金属材料”、“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2部著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永年

戴永年院士百科

戴永年,1929年2月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男,汉族,云南省通海县人,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1948年12月加入“云南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随云南大学矿冶系调整进入昆明工学院工作,1956年由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研究生班毕业后在昆明理工大学任教至今,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资深常务理事。

戴永年院士发展了金属真空气化分离理论,形成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体系;发明了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和卧式真空炉,在宝钢、鞍钢等国内40多个单位及美国、英国等国家推广应用80余台/套,改革了锡、铅、锌、锂、多晶硅冶金部分传统生产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其主持研究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已产业化。其在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7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1部,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锡冶金》教材,其主编的《真空冶金》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排1、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1、3)、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排1)、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岭先锋奖章、云南省教育功勋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傅恒志

傅恒志院士百科

傅恒志(1929.8.24- )材料及冶金专家。河南省开封市人。195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5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62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西北工业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凝固理论与技术及高温合金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液固界面非平衡溶质再分配的概念及相关函数关系;在亚快速定向凝固及组织超细化、高温合金和稀土永磁合金的凝固组织与性能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获得性能提高数倍的超细胞/枝晶定向组织。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ZMLMC超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方法与装置”获199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专著6本。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顾真安

顾真安院士百科

顾真安(1936.11.16-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58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博导。长期 从事特种玻璃和光导纤维研究。研究稀土族元素在石英玻璃和光导纤维中的光谱和非线性光学特性,获得多种元素的D-F电子宽带跃迁具有紫外强吸收和可见荧光 转换特性,以及上转换荧光、倍频和光放大性质;研究了化学气相掺杂沉积、溶液掺杂和氢氧焰熔制-电熔成型两步法工艺技术,解决了难熔玻璃制备技术难题;研 制成功超低膨胀石英玻璃和稀土石英光纤等一批新材料。8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激光技术用石英玻璃” 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耐辐照石英玻璃” 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指导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30余名。参与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咨询研究,负责“ 建材非金属 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以及”中国绿色建材发展战略研究”等课题。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先进 工作者以及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 院院士。

关兴亚

关兴亚院士百科

关兴亚(1932.2.7- )石油化工专家。辽宁省沈阳市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从六十年代初开始长期从事丙烯腈生产工艺及催化剂的研究开发。七十年代在我国建成12套丙烯腈中小型生产装置,填补了我国在氨氧化领域的技术空白。八十年代初在中石化集团公司领导下,组织了研究、设计、高校和工厂等部门参加的丙烯腈成套技术国产化的攻关。开发出MB-82、MB-86、MB-98和SAC-2000催化剂、流化床反应器、丙烯腈产品分离和乙腈回收等新工艺。先后建成了国产化4万吨/年示范装置和年产13万吨丙烯腈生产厂。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国产化并进入国际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包括MB-82型催化剂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MB-86催化剂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取得国内外专利40多项。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永康

胡永康院士百科

胡永康(1940.2.5- )石油炼制专家。云南省曲靖市人。196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现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高级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

长期从事石油炼制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加氢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工业应用转化工作,曾担任国家“六五”、“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研制成功两类加氢裂化催化剂,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同类催化剂先进水平, “八五”“九五”期间,指导并参与多项国家和中石化总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发了系列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工艺技术,并成功推广应用于多套工业装置,经济效益显著。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6年),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1985年、1994年、1995年、1999年),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8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累计培养出博士研究生10名。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东亮

江东亮院士百科

江东亮(1937.09.12- )著名无机材料科学家。籍贯上海市。1960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1992年入选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曾任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现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1-198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冶金和材料科学工程系工作。长期从事先进陶瓷的组成、结构、工艺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与发展工作。先后开展氧化铝陶瓷末期烧结气氛对材料致密化的影响,碳化物或含碳化物的复合材料的高温等静压氮化改性工艺等基础研究,促进了无机材料科学的发展。新材料开发和工程应用上,在国内研制成功高致密微晶氧化铝陶瓷及机械密封件,磁流体发电电极材料,氧化铝轻质、重质耐热混凝土,碳化硅基工程陶瓷,复相陶瓷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能源、交通和空间技术等行业,取得了相当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著作4本,专利2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以及上海市和国家科学技术大会奖等12项。1993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1996年获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八五”攻关先进个人。2010年获得美国陶瓷学会工程陶瓷分会桥建奖(Bridge Building Award)。2014年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涌

金涌院士百科

金涌(1935.7.30- )化学工程专家,北京市人,1959年毕业于原苏联乌拉尔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研究了气固湍动流态化流型转变,提出了流型转变的机理模型和定量判据,已发明了湍动流化床新型复合内构件,改善了流化质量,解决了工程放大的难题,成功地用于指导六种工艺,三十余台大型工业流化床反应器地改造或设计。所研究的气固循环流化床、气固超短接触催化反应器,移动床重整反应器、大型节能干燥装置等已成功地应用于工业过程,在清洁化工工艺与工程、产品工程、亚微米与纳米粉体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获1987年国家发明二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他省部级奖励及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讲座奖等十余项,获技术专利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专著6本。

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柯伟

柯伟院士百科

柯伟,男(1932.12.30-)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辽宁沈阳出生,祖籍浙江台州(黄岩)。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979公派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进修,1982年回国。现任金属所研究员,博导;曾任中国科学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疲劳及环境敏感断裂等材料失效与保护的研究。首创喷丸和氩气联合处理的新工艺,解决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特大晶粒的难题;提出疲劳预形变诱发蠕变空穴的模型,发展了蠕变与疲劳交互作用理论;系统研究局部化形变与腐蚀交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开发出新型耐蚀合金、涂料、断裂控制和安全评估技术,并在国家重大工程中获得成功应用。曾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规律与预测研究”和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中国工业和自然环境腐蚀调查与对策”研究。培养硕士和博士60余人,发表专著3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多项奖励。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大东

李大东院士百科

李大东(1938.2.24- ),石油炼制催化剂及工艺专家。生于北京市,原籍山东省德州市。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

他与同事们合作研发的加氢精制催化剂(RN-1型),1989年获中国专利发明创造金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生产清洁燃料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制开发及工业应用”200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压加氢改质技术等2项成果获得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0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RN-1加氢催化剂已在国内外52套工业装置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家族技术也发展到了12个系列超过100个品种,广泛应用于国内外400多套工业装置以改善各种油品质量和提高重油转化效率。与合作者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20件,授权海外发明专利67件。发表论文165篇,出版专著1部。作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博士研究生35名。兼任北京大学教授。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东英

李东英院士百科

李东英(1920.12.14- )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北京市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获理学士学位。原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高级工程师。我国稀有金属工业创始人之一。主持研究成功30余种稀有金属的生产方法,保证“两弹一星”等军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所急需的新材料;主持钛应用推广工作,经济效益显著;并长期从事我国稀土的开发和应用的科技工作;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稀土微量元素用于农业生产实际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推广,获得普遍增产、优质和抗逆效果。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国家十二个重要领域技术政策的研究”、“1986~2000年全国科技长远规划前期研究”分别获1987年、198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大型丛书《有色金属进展》40卷。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冠兴

李冠兴院士百科

李冠兴,1940年1月14日出生于上海市,男,汉族,核材料专家。中共党员。1962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1966年研究生毕业。1982-1984年公派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冶金工程系访问学者。现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名誉总经理,核工业特种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反应堆材料和燃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核学会理事长,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荣誉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双聘教授。中共十六大代表和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长期从事核燃料与工艺技术的研究,在生产堆燃料元件,研究堆燃料元件,靶件和铀材料的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与具体组织的研究堆多层套管状燃料组件和两种板型燃料组件均己投入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持建设了我国第一条重水堆核电站用CANDU-6用燃料棒束生产线,其生产工艺装备和管理均达到国际水平。在新型特种材料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开拓了其应用研究的新领域,是特种材料在非核特殊领域研发应用的奠基人。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6项。著有《核燃料》,《重水堆燃料元件》和《研究堆燃料元件制造技术》等著作。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

李俊贤院士百科

李俊贤(1928.3.10- ),化工合成专家。四川省眉山县人。1950年毕业于国立中央技艺高等专科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黎明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国防科工委固体火箭推进剂专业组副组长。

长期从事推进剂及聚氨酯研究,是我国化学推进剂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聚氨酯工业的奠基者之一。主持参与了偏二甲肼、一甲基肼、鱼推-3燃料、丁羟胶等产品的研制,迄今仍应用在长征系列火箭、先进鱼雷、卫星和飞船等装备上。提出“保军转民”方向,主持组建了国家反应注射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取得50多项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编聚氨酯工业手册一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授权专利十余项。

199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龙土

李龙土院士百科

李龙土,1935年11月20日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男,汉族,福建省南安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在清华大学土木系、化工系和材料系任教。曾任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信息功能陶瓷)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并参与研制多个系列、性能优异的铁电、压电、介电、铁磁等新型功能陶瓷材料及新型元器件,带领课题组对铁电压电陶瓷低温烧结技术及应用展开了系统深入研究,提出了对多层陶瓷电子元件产业化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技术路线,开拓了高性能铁电压电陶瓷低温烧结的新途径,发明了低烧多层压电陶瓷变压器并推广应用和实现产业化。曾担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七五”期间“先进功能陶瓷”专题负责人、“八五”期间“低温烧结多层陶瓷电容器”重大项目负责人和“九五”期间“高性能片式电子元件”重大项目负责人,主持和参与研制成功的高性能低烧多层陶瓷电容器重大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对“863”计划重大项目的实施及高技术产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家“863”计划实施十周年被国家科委和国防科工委表彰为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八五”先进工作者一等奖。他负责或参与的多项研究成果曾获包括4项国家级奖励在内的十余项奖励;共同发表论文7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70余项,培养研究生60余人,博士后10人。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正名

李正名院士百科

李正名,1931年1月出生于上海,南开大学讲席教授,有机化学与农药化学家。1953年毕业于美国欧斯金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195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导、南开大学科协主席。曾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所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学院副院长,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长期从事有机合成,农药化学、生物活性分子设计及构效规律研究。承担国家“六五”到“十二五”期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均通过国家验收。1990年起带领团队开展新型绿色农药研究,修改了国际有关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构效理论,创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两个超高效绿色除草品种,具有对环境生态友好、对温血动物无毒性、对杂草防效优越和对作物选择性高的特色,经过长期开发和推广应用已获得国家新农药正式登记证,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78)、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1999),全国发明创业奖(2006),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2013) 等20项国家与部级奖项。还获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杰出成就奖,建国60周年中国农药工业突出贡献奖、日本农药学会外国科学家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天津市劳动模范,南开大学优秀教师奖与良师益友奖等23项个人奖项。曾指导145名研究生(含53名博士、2名博士后)发表论文550余篇,授权专利17项,编著5本。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业翔

刘业翔院士百科

刘业翔(1930.9.1)有色金属冶金专家。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原籍湖北省武昌县。 195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获学士学位。曾任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党委书记、书记兼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及轻金属学委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特别是轻金属与铝电解及电化学冶金领域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在高温熔盐电解电催化、铝电解电催化碳素节能阳极、功能电极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与实践, 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南省光召科技奖和全国光华科技奖等及专利32项。1996年与团队一起,开始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产-学-研”实践,先后获发明专利40余项,锂离子电池成果已孵化出数家高新技术企业,薄膜太阳电池研究工作处于国际前沿,发表论文SCI 45篇和EI 35篇。从事教学科研工作60年,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90余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总共320余篇,撰写专著4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毛炳权

毛炳权院士百科

毛炳权(1933.11.02- )高分子化工专家。广东省东莞市人。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获工程师学位。北京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烯烃聚合工艺和聚合催化剂的研究。参加研制成功中小型间歇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并得到广泛推广;研制成功聚烯烃N型高效催化剂及聚合工艺,取代进口催化剂,以1800万美元将催化剂专利转让给美国Phillips石油公司并在Engelhard催化剂公司生产,催化剂在世界范围内出售,经济效益显著。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以炼厂气为原料的千吨级聚丙烯技术”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聚烯烃N型高效催化剂及聚合工艺研究”获1993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聚丙烯新型高效球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及工业应用”2003年又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004年获2004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寅初

沈寅初院士百科

沈寅初(1938.7.7- )生物化工专家。浙江省嵊县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长期从事微生物源农药及生物化工研究和技术开发。先后主持开发了井冈霉素、7051(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产品,为我国生物农药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研发成功了微生物催化法生产丙烯酰胺技术,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大宗化工原料的工业化装置,开创了生物催化在化工行业中应用的先河。项目成果先后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奖;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上海市“科技功臣”称号,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等。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明述

唐明述院士百科

唐明述(1929.3.31-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四川省安岳县人。1956年南京工学院化工系研究生毕业。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混凝土工程寿命的研究。对影响混凝土工程寿命的重要课题碱-集料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创建的快速法已定为法国和我国标准,先后为众多大型混凝土工程鉴定集料碱活性,提出可靠的施工方案;研制的快速测定仪已获应用;近年来在京津等地发现大型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而破坏的实例,已引起有关部门的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淀佐

王淀佐院士百科

王淀佐(1934.3.23- )出生于辽宁省凌海市,1949年东北大学(长春)肄业,1961年中南工业大学(长沙)毕业。从事矿物加工与冶金专业。曾在冶金部任技术员;在中南工业大学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导师;曾任:中南工大副校长、校长;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多年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矿物与材料加工药剂的分子设计和应用表面化学;矿物与材料加工过程溶液化学;矿物浮选电化学和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技术;有色金属矿生物湿法冶金;铝土矿的浮选脱硅和有效利用;固体颗粒的相互作用和细粒技术;纳米结构矿物-聚合物复合材料;稀土金属的提取和分离精制。

在矿物浮选和浮选化学、浮选药剂研究中有系统的创新性成果。发表著作9本,论文300多篇,曾获多项国家级奖励。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0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6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静康

王静康院士百科

王静康(女)1938年4月9号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工业结晶科学与技术专家。1965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国家结晶科学与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我国化学工程与制药工程专业认证委员会主任、天津市科协荣誉主席、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期刊主编、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IChemE)会士(Fellow)等职。曾任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化学工程分委会主任,天津市科协主席、市侨联副主席等职。

长期致力于工业结晶科学与技术创新研发及其成果产业转化。创立我国第一个工业结晶及医药结晶技术研发基地。连续主持并完成国家“七五”至“十二五”的重大科技攻关及支撑计划六个项目,所自主创新专利成果己应用于百余个企业,成果产业转化均一次成功。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何梁何利技术科学奖,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中国首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及中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全国创新争先奖,2017年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等。

主编国家“九五”及“十五”教育部统编教材《化工设计》等化工专著五部,所负责的《化工设计》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已培养出硕、博士、博士后100余名,发表论文360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燮卿

汪燮卿院士百科

汪燮卿,1933年2月11日出生于浙江龙游,原藉安徽休宁,男,汉族,有机化工专家。中共党员。1951年入清华大学化工系,1956年北京石油学院人造石油专业毕业,1961年民主德国麦塞堡化工学院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曾任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现任中石化科技委资深顾问。

长期从事炼油和石油化工科技开发。20世纪60年代初,主持石油组成、油品和添加剂分析研究。80年代后,率先主持开发成功一条炼油与石油化工相结合的以重质石油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DCC工艺和高质量汽油MGG工艺的新技术路线,完成了具有独创性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攻关。其中DCC技术已于1994年经美国SWEC公司代理转让给泰国石油公司,实现了我国重大成套炼油技术的首项出口。90年代后,主持劣质原油加工的研究开发,完成了高酸原油直接流化催化脱酸的研究,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指导钛硅分子筛的合成应用研究,实现有机化工氧化的清洁生产技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发明和科技进步奖14项。发表论文19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国内专利授权252件,国外专利授权55件。培养硕士、博士生和博士后60人。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旭光

汪旭光院士百科

汪旭光,1939年12月31日出生于安庆市,男,汉族,安徽省枞阳县人,炸药与爆破技术专家。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曾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等职。现任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副组长、全国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主任、公安部爆破专家组组长、公安部消防局专家组顾问,国际岩石爆破破碎委员会委员。

长期致力于现代工业炸药与工程爆破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20世纪70年代,率先在国内研制成功高威力田菁10号浆状炸药和EL系列乳化炸药,开发出10个系列、38种乳化炸药以及配套工艺及设备,首次实现我国工业炸药技术向国外转让,先后在国内外获得大量推广应用,形成了我国BGRIMM品牌。1999年,主持研发成功中小直径乳化炸药现场混装车,已在国内外推广应用200多台套,为工业炸药装填爆破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出版专著14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乳化炸药》是国内外第一本全面阐述乳化炸药技术的专著,受到业界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英文版畅销130多个国家,分别于1988年和1994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国家图书提名奖。1978年,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1980年和1982年,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二、三等奖各1项,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获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科技一等奖等。

1992年当选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一德

王一德院士百科

王一德,1938年12月31日生,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压力加工专家。中共党员。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研究生毕业。曾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现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会长。

长期工作在企业工程技术第一线,为我国不锈钢、电工钢事业和轧钢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不锈钢攻关、“高质量不锈钢板材技术开发”等国家重点课题和不锈钢全线改扩建工程项目,形成一整套不锈钢生产工艺技术;创新集成铁水冶炼不锈钢新流程和多项不锈钢热轧、冷轧、无缝钢管以及精密带钢新技术,使太钢成为全球产量最大、品种规格最全、工艺技术装备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主持改扩建国内第二个冷轧硅钢厂,自主开发一整套冷轧无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技术,属国际一流水平。多次主持纯铁新材料研制,解决多项技术难题,满足了国防军工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高能加速器等重点工程需要。先后获“山西记忆十大新闻人物”,山西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山西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中国不锈钢杰出贡献奖,中国电工钢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共获部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2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7项。撰写论文80余篇,编译著6部。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泽山

王泽山院士百科

王泽山,1935.10.10出生,含能材料专家。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原籍吉林市。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从事含能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研究了发射药及其装药理论;发明低温感技术,提高了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的水平;研究和解决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改善了安全,降低了公害,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明了一种高密度火药装药技术,已推广应用。数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获何梁何利奖。“低温度系数发射药、装药技术及加工工艺”获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1);“库存过期火药和退役报废炸药的再利用技术”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1)。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14部。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翁宇庆

翁宇庆院士百科

翁宇庆(1940.01.01)钢铁材料专家。生于四川省西昌市,原籍江苏省常熟市。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国家973项目顾问组成员和国防科工局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冶金部副部长,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连续两届担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和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称号。

翁宇庆从事钢铁结构材料研究40多年,担任过十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负责人,连续三次担任国家攀登项目和国家973项目有关钢铁材料的首席科学家(1996~2009)。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冶金科技奖特等奖(均为第一获奖人),国家发明奖三等奖(第一获奖人),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香港求是科学基金“杰出科学家奖”和先进材料制造加工国际大会(2009,柏林)“杰出贡献奖”。在超细晶钢研发上做出贡献,应用该技术已生产应用新钢类2亿吨以上。专著《超细晶钢》获中国图书奖及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连续三届担任中、日、韩等国召开的先进钢铁材料国际会议主席、副主席。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武胜

武胜院士百科

武胜(1934.9.23- )核材料与工艺专家。出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市。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核材料与工艺研究。参与核材料的相容性、腐蚀特性和表面改性研究;参与核聚变材料的工艺攻关,解决了加工成形的关键技术,完成了不同功能部件的研制任务;在物理冶金方面,组织解决了钚合金的特种浇铸成型定向凝固技术;主持研制两种高韧性和耐蚀性优良的铀合金。为我国核材料部件的工艺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曾先后获得1989年、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项,和国家发明3等奖1项。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慰祖

吴慰祖院士百科

吴慰祖(1932.11.13- )精细化工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谋部第五十五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精细化工技术的研究。开创并建立了一门与物理、生物、微电子等学科紧密相关的、新的精细化工学科理论体系;紧密跟踪和吸取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得到大量应用,并获得重大效益;治学严谨、道德高尚,重视科研队伍建设和年轻人才的培养,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50多年来,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40多项重要成果。发表了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承恩

徐承恩院士百科

徐承恩(1927.1.21- )炼油工艺设计专家。浙江省诸暨市人。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炼油厂的工程设计工作。曾先后参加设计和主持审核过国内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福建炼油厂等六个大型炼厂和二个援外炼油厂的工程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业绩;参加过原石油部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的多次炼油工艺技术攻关工作,在尿素脱蜡、分子筛脱蜡、常压渣油催化裂化、甲基叔丁基醚合成以及炼油厂的节能技术改造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89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称号,1990年被中国石化总公司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现任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匡迪

徐匡迪院士百科

徐匡迪(1937.12.11- )钢铁冶金专家。浙江省崇德县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炉炼钢、喷射冶金、钢液二次精炼及熔融还原的研究。研制成SGDF型喷粉罐获广泛应用;研究成功高纯度油、气管线钢的真空循环脱气、喷粉(RH-IJ)技术,被英钢联及新日铁公司采用;提出了铁液脱硫的“拟一级不可逆反应处理法”及锰熔融还原三步反应模式;主持制订上海钢铁工业“三优”规划。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是国务院第一批享受国家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专著7本。2002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长。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被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瑞典工程院、美国工程院、澳大利亚工程院等国的院士。

杨启业

杨启业院士百科

杨启业(1932.1.2- )炼油工艺专家。江苏省镇江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炼油设计工作。先后设计、审核了102套催化裂化装置,经济效益显著;参加了提升管催化裂化、大庆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催化裂化、催化裂解等攻关工作;在催化裂化装置上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我国催化裂化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获得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殷国茂

殷国茂院士百科

殷国茂(1932.1.29- )轧管工艺与设备专家。山东省龙口市人。1953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成都无缝钢管厂高级工程师,曾任总工程师、厂长。长期从事轧管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和研究工作。在我国第一套自动轧管组机上,提出并实施了用减径方法生产大直径无缝钢管新工艺及负公差控制轧制新技术;在技术上主持建成我国第一套周期轧管机组;在测试的基础上推导出了216周期轧管机轧制力能参数的数字方程式;提出并领导建成国内第一套短流程精密轧管机组,多项大型技改和基建工程;参与研制出多种新钢种。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重载橡胶弹性安全联轴器”获1985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殷瑞钰

殷瑞钰院士百科

殷瑞钰,1935年7月28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男,汉族,冶金学家、钢铁冶金专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历任唐山钢铁公司总工程师、副经理,河北省冶金厅厅长,冶金工业部总工程师、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院长。1988年以来历任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2003年当选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现任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名誉院长等职。

工作生涯兼涉学术界和产业界,长期从事并主持冶金科技战略研究工作,推动了连续铸钢技术和全连铸钢厂等多项关键共性技术的全国性突破。在理论上开拓了冶金学科新分支——冶金流程工程学,提出了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的理论,率先提出了钢厂动态-精准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前瞻性地指出钢厂应具有三个功能的新理念。代表性的著作有《冶金流程工程学》、《冶金流程集成理论与方法》。

新世纪以来致力于工程哲学的开拓性研究,组建了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著有《工程哲学》、《工程演化论》、《工程方法论》、《工程知识论》等专著,是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先驱开拓者之一。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工程科技光华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魏寿昆冶金奖”、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2002年当选为日本钢铁学会名誉会员。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永富

余永富院士百科

余永富(1932.9.30- )选矿工程专家。生于河南省南召县,原籍河南。195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任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名誉院长,曾任长沙矿冶研究院科协主席、武汉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获学士学位。

长期从事铁矿、稀土、铜钴硫化矿选矿研究。主要为:武钢大冶铁矿混合型铁矿石磁选新设备、新工艺解决了无法生产的技术难题;研制成功国内外独特的选矿新工艺,解决了长期制约包钢铁及稀土生产的白云鄂博多金属矿选矿难题;针对我国铁矿山及炼铁现状,首次提出在我国铁矿山开展“提铁降硅”建议及研究,指出降低铁精矿中硅含量的重要意义,对我国高炉实现“精料方针”有重要指导作用,全国大部分铁矿山进行技术改造后,使我国国产铁精矿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彻底摆脱了质量低的落后面貌。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晴棠

袁晴棠院士百科

袁晴棠,1938年5月12日出生于河南省南召县,女,汉族,石油化工专家。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曾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及股份公司总工程师、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和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教授级高工。

长期致力于乙烯技术研究与开发。主持新型裂解炉(CBL炉)技术开发,实现了裂解炉技术的突破,开发成功的系列裂解炉技术已得到大量工业应用并出口国外。组织乙烯分离技术与催化剂开发,大力推动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开发和工业应用,为我国乙烯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长期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发展规划、计划和“十条龙”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开发与工业应用以及石化重大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研究与论证。她主持数十家石化企业的技术咨询,为企业提质增效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咨询意见。长期承担并完成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有关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为推进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1994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渭康

袁渭康院士百科

袁渭康(1935.7.1- )化学工程专家。上海市人,原籍浙江省宁波市。1962年华东化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工业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发展了移动床煤气化器模型的近似解析解和通用的相平面分析法,以及反应器多态的全局分析法;在生物反应器的状态估计和控制、固定床电极反应器、超临界流体反应和CVD反应器的模型化方面获得了创新成果;进行反应器动态行为研究,发展了一种全新的动力学模型筛选及状态估计方法,以及过程在线辨识方法;主持了多个工业反应器的开发项目;创导了“工业反应过程的开发方法论”,应用反应工程理论,成功实现了反应器开发工作的高质量、短周期。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获1999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专著4本。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国成

张国成院士百科

张国成(1931.10.12- )稀土金属冶炼分离专家。云南省昆明市人。195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获学士学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各种稀土精矿冶炼和单一稀土元素分离的研究。研究成功氧化焙烧-催化浸出法冶炼氟碳铈矿新工艺并广泛推广;发明了硫酸强化焙烧萃取法冶炼混合型稀土精矿的新流程,冶炼精矿量约10万t/a;研究成功用P204萃取剂从硫酸稀土溶液中萃取分离稀土元素新工艺;发明了用碱度法生产荧光级氧化铕、用P204萃取法生产氧化钕和用电化学法氧化还原铈和铕离子等项新技术,均在工业上推广,经济效益显著。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发明奖一次,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1995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生勇

张生勇院士百科

张生勇,生于1939年11月17日,男,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人,精细化工专家。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1982年在法国巴黎南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复旦大学任教。现任空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第五届陕西省药学会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药师》杂志主编和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教授。

我国手性催化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对烯烃、酮和亚胺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和烯烃的不对称氧化反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设计合成了若干高效的手性催化剂,在许多底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和烯烃的不对称氧化反应中得到了98%ee以上的立体选择性。率先在我国将手性催化技术用于工业生产D-和L-苯丙氨酸、抗癌药多烯紫杉醇和卡巴他赛、手性除草剂(S )-异丙甲草胺等,为我国的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等。发表论文190篇,出版《不对称催化反应》等专著4部,获中国发明专利19件。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寿荣

张寿荣院士百科

张寿荣(1928.2.17- )钢铁冶金专家。河北省定县人。1949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冶金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生产、建设及高炉设计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参加鞍钢恢复生产,推行高炉炉顶调剂法和低锰炼钢铁的冶炼使鞍钢全国领先;参加武钢一期工程建设,使国内第一座1000立方米以上大高炉顺利投产;研制成功用1513立方米设备建2516立方米四高炉并提出炼铁系统技术进步总规划;一米七轧机投产后,组织新技术消化和前工序老厂技改(包括四同步大修改造),完成转炉复吹、全连铸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获1990年国家技术进步奖特等奖。80年代起研究高炉长寿技术,1991年建成集当代炼铁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武钢3200立方米高炉,该炉已是我国最长寿的高炉之一。长寿技术已在武钢其他高炉进一步发展。新建4000立方米高炉的长期目标是20年。近年进行高炉专家系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

张文海

张文海院士百科

张文海,1939年2月1日出生于福州,男,汉族,福建省长乐县人。有色金属冶金专家,国家工程设计大师。无党派人士。1963年毕业于今中南大学。曾任江西省政协常委、江西省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现任江西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长期从事有色冶金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历任国家重点工程江西铜业公司、安徽金隆铜业公司等项目总设计师。成功主持"冷风闪速冶金"技术创新,结束了世界"热风闪速冶金"的历史;对挥发性元素的循环积累问题提出了定量的数学描述方法,软件Ncc成果在多项国内外重大工程应用,为提高我国工程设计技术水平做出了贡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国家优秀计算机工程软件金奖、香港刘永龄奖、国家有色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等17项。为确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先进的强化冶金技术格局,实现清洁生产做了重要工作。2000年当选国家建设部国家工程设计大师,2009年被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最有影响的30位人物之一。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兴栋

张兴栋院士百科

张兴栋,1938年4月7日出生于四川南充,男,汉族,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家。196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固体物理专业。曾任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首任主任、所长、理事长,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研究顾问等。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执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名誉理事长。

上世纪70年代主持四川省超硬材料协作组,研发出立方氮化硼、高强度人造聚晶金刚石及其磨具、刀具,以及等离子喷涂超深井硬地层人造金刚石钻头,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四项。

80年代初开始从事生物活性材料研究,研发出生物活性人工骨、涂层牙种植体和人工髋关节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0年代发现材料可诱导骨形成,建立理论雏形,首创骨诱导人工骨并推广临床应用;本世纪初发现材料亦可诱导软骨等形成,提出“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Tissue Inducing Biomaterials),即无生命的生物材料通过自身优化设计,可诱导有生命的组织或器官再生,开拓了生物材料发展的新方向,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发的产品已获药监局产品注册证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8项。获美国生物材料学会克莱姆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等。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赵连城

赵连城院士百科

赵连城,1938年02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男,汉族,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原子物理与核材料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研究生导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学科和本科专业的创始人,光电信息与量子器件实验室的奠基者。

长期从事半导体异质结、量子阱和超晶格、共格量子点岛、双波段激发和多波段调谐等光电薄膜材料和器件及各种红外彩色成像监控系统研究,以及发光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光导纤维和器件、信息存储材料、绿色荧光蛋白和分子荧光探针,能带结构分析和断带隙超晶格的工程技术应用等,包括:远程通信全光网络工程的宽带光纤和器件;腔道癌症3D内窥观察和光量子治疗光纤系统;夜视彩色红外相机和红外监控摄像机系统;战场目标探测、识别和监控红外成像系统;人造和天然石墨烯制取和高灵敏传感器及快速充电长寿命电池、人造金刚石、非制冷红外彩色成像监控系统等。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2005年曾任国际马氏体相变会议三主席之一兼秘书长。培养博士研究生50名,硕士研究生42名,接受博士后8人。出版《信息功能材料学》等专著6本。发表论文400余篇,被国外他人引用250余篇次,部分研究结果被收入国际权威著作。1994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专家政府津贴。目前正承担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研究任务多项。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振业

赵振业院士百科

赵振业(1937.11.13- )金属材料专家,出生于河南省原阳县姚村。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曾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现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学会理事。

40多年来一直从事航空超高强度钢应用基础理论、合金设计和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主持并为主完成“300M钢应用研究”,创新发展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思路,设计长寿命起落架等总体技术方案,提出“无应力集中”抗疲劳观点,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并获得抗疲劳微观机理,创新和集成创新抗疲劳和氢脆应用技术体系和先进工艺技术。用于300M钢制造歼8Ⅱ飞机主起落架,疲劳寿命达到6000h(其中包括增载30%后1000h)不破断。远超过飞机3000h规定寿命和国外5000h最高规定寿命。创造性地解决了困扰先进飞机设计、使用几十年的超高强度钢起落架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问题,实现了长寿命起落架重大工程目标和技术跨越发展。服役14年来无故障并已实现工程化生产,广泛应用于10种先进型号飞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系统研究二次硬化、超细化等强韧化机理,合金设计获中温超高强度钢、超高强度不锈钢等5项发明,开拓航空超高强度钢新领域,为合金体系发展和多项重大航空工程做出突出贡献。

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合金钢设计》专著。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光耀

周光耀院士百科

周光耀(1935.12.13- )无机化工专家。浙江省鄞县人。1961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获学士学位。中国成达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纯碱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设计成功我国第一套完全独立的联碱装置,解决了水平衡问题;组织制定新都氮肥厂联碱装置的工艺设计方案;在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的年产60万吨大型纯碱装置设计工作中,采用了多项新工艺、新型和大型设备;研究开发成功了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新型变换气制碱技术,并广泛推广。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新都氮肥厂4万吨/年联碱工程设计新技术”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年产60万吨大型纯碱装置工程设计新技术”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数10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永濬

朱永濬院士百科

朱永(濬)(1929.12.15- )核化学化工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安徽省泾县。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长期从事核燃料萃取化学及工艺和高放射性废液分离化学的研究。60年代研究成功磷酸三丁酯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化学工艺并顺利用于生产,满足了国防需要;80年代以来,成功地研究开发了由高放射性废液去除锕系元素的三烷基(混合)氧膦TRPO萃取法,正在研究用于我国后处理高放废液的非(化处理;研究3价f区元素镅和稀土的分离,发现了高选择性萃取剂二硫代二烷基膦酸 。多次获得国家及部级奖励,“从高放废液中去除锕系元素的中国TRPO流程”获199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邹竞

邹竞院士百科

邹竞(1936.2.9- )(女)感光材料专家。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平湖。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获工艺工程师学位。现任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感光材料和功能性薄膜材料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上世纪60年代成功地研制出当时国防军工急需的三种特种红外胶片,填补了国内空白。从70年代起,先后主持开发了三代乐凯彩色胶卷,使国产彩卷从无到有,质量逼近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发展我国民族感光材料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先后研制开发出通用型医用感绿X射线胶片、医用氦氖激光影像胶片、医用红外激光影像胶片,以及银盐法透明导电膜和太阳能电池背膜等功能性薄膜材料。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并获2009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左铁镛

左铁镛院士百科

左铁镛(1936.09.03- )材料学专家。北京人。195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1958-1991年在中南工业大学历任教授、博导并任副校长;1991-1996年任国家教委科技司司长;1996-2006年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96-2004年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在难熔金属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铝镁材料及其加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难熔金属、铝镁材料及加工学科的主要带头人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率先开拓了生态环境材料研究领域,近年又大力倡导并深入研究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承担数十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并获得重要成果;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160余篇,出版专著8部;获国家、省部级奖15项。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免责声明:世链矿业网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矿业网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分享文章:

  • 微信扫一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